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上级部门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执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工作部署,进一步强化我校异地科研机构安全责任体系,10月15日,学校组织召开异地科研机构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严汝建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
会议召开前,学校已组织对烟台研究院进行了实验室安全专项检查,实地调研了重点场所的安全管理现状。本次会议旨在围绕上级巡视反馈中关于异地科研机构实验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的问题整改要求,专题研究部署进一步压实各异地科研机构安全生产责任的具体举措。
会上,青岛创新发展基地、南海研究院、烟台研究院、武宁大型水下特种科研试验基地等异地科研机构负责人先后汇报了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情况,重点分享了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安全风险防控、人员安全培训、应急处置机制建设等方面的有效做法与经验。
会议专门听取了国有资产管理处关于构建并实施学校实验室安全五级责任体系(涵盖学校、教学科研单位、基层学术组织、实验室、安全个体五个层级)的专题汇报。会议明确,该体系是学校实现安全责任闭环管理的核心制度安排。会议要求,所有异地科研机构必须严格参照执行此五级责任体系,并紧密结合属地安全监管的具体政策与要求,进一步细化责任传导机制,确保每一层级的责任清晰明确,具体落实到人,杜绝责任悬空。
严汝建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对异地科研机构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三项明确要求: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安全底线。要深刻认识到异地科研机构安全管理工作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狠抓各项安全工作的落实,坚决守住安全红线。
二是压实主体责任,健全责任链条。要坚决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将五级安全责任体系作为根本抓手,逐级传导压力,确保责任到位。要全面推行“安全责任卡”制度,确保每一位进入实验室的师生都能熟练掌握与本岗位相关的“安全应知应会”内容;同时,要特别强化项目负责人(含研究生导师)对学生安全教育和实验过程管理的直接责任。
三是强化系统治理,筑牢安全根基。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抓好实验室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各项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常态化的安全风险隐患排查与治理长效机制,持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为异地科研机构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安全保障。
会议强调,各相关单位须迅速行动,及时传达并全面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确保各项安全责任要求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处、安全保卫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