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规范》《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要求,进一步推动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精细化、数字化和标准化,9月10日下午,国有资产管理处在计算机学院教学机房组织召开实验室安全管理平台检查及准入模块培训会。各教学科研单位实验室负责人、安全管理员及督导组成员线上线下共计100余人参加培训。会议由国有资产管理处副处长张楠主持。
张楠在讲话中强调,实验室安全是学校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保障。她指出,本次培训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和学校党委关于实验室安全工作部署的具体举措,旨在通过数字化平台提升安全检查与准入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她结合上级文件精神,提出三点明确要求:
一是检查频次与深度必须“从严从实,不留死角”。各层级须严格执行《分级分类管理办法》中规定的检查频次,校级督导组每月全覆盖检查、学院每月自查、实验室做到“实验结束必巡”。国有资产管理处将通过系统后台核查执行情况,对未达标单位进行通报。
二是隐患整改必须“闭环管理,动态清零”。所有隐患须通过系统下发、反馈和复核,实现全过程留痕、责任到人,坚决杜绝纸面整改、口头整改,确保每一个隐患真正“销号”。
三是安全准入必须“全员覆盖,一个不漏”。各学院须落实主体责任,确保所有师生(含新生、新入职人员、外来人员)完成在线学习与考试,取得准入资格。系统后台数据将作为准入唯一依据,未通过考试者将无法预约实验、门禁权限也将受限。
培训会上,国有资产管理处围绕平台检查模块和准入模块的功能使用、数据填报规范、操作流程及常见问题处理等内容进行了系统讲解,并通过现场演示和互动答疑,帮助参会人员熟练掌握平台操作要领。参会人员就检查标准、风险认定、准入流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此次培训标志着我校实验室安全检查与准入管理工作进入全面数字化实施阶段。学校将以平台为抓手,持续推进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化和信息化,夯实安全责任体系,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